在剛剛閉幕的第四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上,20場分論壇主題涵蓋了數字中國建設的方方面面,緊貼時代熱點;23個省份和34家央企組團參展,來賓和參觀群眾超過10萬人;峰會上發布的《數字中國發展報告(2020年)》顯示,“十三五”期間,我國數字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,成為驅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力量……
透過展會,我們看到,一股數字力量洶涌澎湃、氣勢磅礴,各類數字應用重質提效、百花齊放,美好的數字生活多姿多彩、令人向往。透過展會,我們看到,前三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中所暢想的美好愿景如今逐漸成為現實,數字化發展的成果,正惠及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。
這也正與記者一路走來的所見所聞相呼應。京津冀、長三角、粵港澳大灣區、成渝城市圈……在我們走過的每一處,以5G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都在為推動數字中國建設積聚力量。
在京津冀,北京坊在5G﹢AR的加持下,刷新了人們全面信息獲取的方式,讓數字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相互融合,成為新晉網紅打卡地。
在長三角,浙江金華的“5G﹢工業互聯網”平臺,幫助中小企業解決了轉型升級中不會轉、不敢轉、不想轉的問題,對138家工業企業、2474臺機器進行了“5G﹢智慧工廠”改造。
在粵港澳大灣區,一張由6萬多個移動基站構成、全國最大的5G精品網絡覆蓋全廣東,為經濟社會的數智化轉型提供源源不斷的新動能。
在成渝城市圈,重慶農科院普通農機通過5G﹢北斗導航定位系統,實現了農機連續精準作業,避免了重播和漏播,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及作業效率,讓“會”種地變為“慧”種地。
??……
百聞不如一見。當目睹5G賦能各行各業的現實場景時,才能真正體會到5G為整個社會帶來的改變。
如今,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處于實現重大突破的歷史關口,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進程加速,以5G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實體經濟開始深度融合,科技創新在引領和創造信息服務需求方面的作用更加凸顯。
面向“十四五”,黨中央、國務院將“加快數字化發展、建設數字中國”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,數字化轉型成為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抓手,各行各業和社會大眾對數字化生產生活的需求也越來越迫切。作為信息服務領域的中央企業,中國移動“以‘推進數智化轉型、實現高質量發展’為主線,深入實施‘5G﹢’計劃,加快構筑創世界一流‘力量大廈’”的戰略舉措,正成為推進網絡強國、數字中國、智慧社會建設的重要力量,中國移動自身更以擔當“三個主力軍”為己任,不斷夯實新基建、激活新要素、繁榮新業態,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注智賦能。
要實現“注智賦能”,推動網絡強國、數字中國、智慧社會邁入新發展階段,就要全面推進信息基礎設施建設,筑牢新基建根基。當前,基礎設施正加速向“數字﹢”“智能﹢”“云﹢”升級,構建高速泛在、云網一體、智能開放、綠色安全的新型信息基礎設施,成為夯實千行百業數智化轉型的關鍵基礎。為此,中國移動正大力構建以5G為中心的數字化、智能化融合基礎設施,建設高品質千兆寬帶網絡,加快數據中心落地,在全國部署云基礎設施,推動網絡智能化轉型,暢通經濟社會信息“大動脈”。截至目前,中國移動已建成5G基站超過41萬個,占全國5G基站總量的一半以上。
要實現“注智賦能”,推動網絡強國、數字中國、智慧社會邁入新發展階段,就要全面加速信息技術融合創新,深化新要素運用。當前,推動各領域信息技術和數據兩大新型要素匯聚和應用,為經濟新一輪增長注入強勁的內生動力。中國移動正攜手產業鏈,繼續深化5G﹢ AICDE系統性、集成式融合創新,開辟高質量發展新航道。共享要素資源,發展技術要素市場,創新數據要素應用,增強高質量發展新活力。共推產業升級,促進數智化應用示范和開放賦能,激發高質量發展新動能。
要實現“注智賦能”,推動網絡強國、數字中國、智慧社會邁入新發展階段,就要全面推進信息技術與經濟社會民生深度融合,促進新業態繁榮。為助力解決“卡脖子”問題,中國移動進一步加大研發投入,組建5G創新聯合體,加強關鍵技術聯合攻關;為降低全社會生產經營成本,加速推進5G專網及行業應用,踐行“上云用數賦智”,助力傳統產業轉型升級;為提升用戶感知,強化數字化產品頂層設計,拓展5G消息、和彩云、超高清視頻、AR/VR等特色業務……
今天的中國,“十三五”圓滿收官,“十四五”開局落子,又到了一個新的歷史關口,正處于由大到強的關鍵階段。5G網絡、千兆寬帶快速發展和普及,信息技術與數據兩大新型要素不斷匯聚融合創新,成百上千行業應用的“樣品房”向“商品房”落地轉變,正為開啟“十四五”新征程的中國添薪續力。(來源 人民郵電報)